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广西中医学院学报》 > 1999年第2期
编号:10251693
姜的开发研究管见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广西中医学院学报》 1999年第2期
     作者:吴东美 周小雅

    单位:吴东美 周小雅(广西药科学校 南宁 530023)

    关键词:姜;姜产品;应用开发

    广西中医学院学报990241 中图分类号 R282.7

    姜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,也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。目前对姜的化学成分、药理作用、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,取得了较大进展。笔者在此对姜的开发研究问题略陈管见。

    1 开发的依据

    近年来,对姜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,发现姜具有抗胃溃疡、抗肝损害等诸多药理作用,已有人对此作了综述〔1〕。最近有资料报道,姜还具有高效的抗氧化活性,因而逐渐引起医药界人士的关注。氧自由基在疾病的发生、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在正常生理情况下,氧自由基在体内不断地由酶促和非酶促反应产生,同时也不断地被体内抗氧系统清除,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消除处于动态平衡;而在病态情况下,这种平衡被破坏,造成体内自由基堆积过多,从而攻击生物膜而加重损伤。姜的石油醚提取物对多种氧自由基具有高效清除作用〔2〕,能明显地提高大脑组织的总抗氧活性〔3〕,使离体血清和肝匀浆中SOD活性明显增加,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〔4〕,这种抗氧化活性对防治肝损害、防治脑缺血灌注损伤,防治大骨节病〔5〕及抗衰老〔6〕均有积极意义,并与现代药物开发研究的总体方向相吻合,预示着姜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 开发的条件

    其一,姜是人们所熟知的食品,而且其抗菌消炎作用亦为广大消费者所认知,这种状况是开发姜产品的有利条件。其二,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和调味品,姜在国内外的广大地区均有大量栽培,资源相当丰富,为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也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其三,国外对姜的开发已先行一步,除用姜的各种有效成分分别制成强心剂、抗肿瘤制剂、防晕剂和抗过敏制剂外,还开发了姜在保健方面的应用,如制成脱毛剂、口腔卫生制剂、戒烟剂等〔7〕,亦有用其提取物作为脑血管障碍的治疗剂〔8〕。这些姜的应用开发经验值得借鉴。其四,国内还几乎没有姜的成型产品,虽然有个别报道用姜挥发油制成β—环糊精包接物或微囊,但也只是处于实验阶段。中医临床用姜历史悠久,但除了在食品方面有蜜饯、姜油、姜粉外,国内姜产品,特别是药用产品或保健产品还是一个空白,也没有已成型的制剂供应临床,这种状况提示了姜的产品开发,尤其是药品和保健品的开发,还有很大的潜力与空间。

    3 开发的关键
, 百拇医药
    3.1 国内的保健品,在近几十年来,曾经经历过由弱到强,又由强到弱的发展过程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消费者对保健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,但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成熟与自我保健知识的加强,消费者的眼光也变得越来越挑剔。在这种形势下,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许多产品纷纷出笼,但又很快被淘汰出局,究其原因,笔者认为固然与产品开发的方向有关,但更重要的是与产品开发的层次与深度相关。众所周知,中药的成分相当复杂,即使是单位药,由于各种成分共存,本身也变成了复方,但各种成分的作用很不一致,甚至完全相反,各种成分之间相互促进,或相互制约,在不同情况下就会呈现出不同的作用结果。许多产品,尤其是中药制剂,因为有效成分不明确,虽然在安全性方面可能没有问题,但其有效性及稳定性就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,所以,或者作用不明显,或者作用不稳定,其质量就很难保证。因此,中药产品的开发,有效成分的研究与构效关系的分析,既是开发的依据,也是开发的基础与关键所在。基于这一观点,有人提出了“中药西化”的思想,意即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手段,对传统意义上的中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开发,以明确其疗效,控制其质量,并确保其安全和稳定,姜的开发研究,也应以此为指导思想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3.2 姜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,含挥发油,主要成分为姜醇、姜烯、水芹烯、柠檬醛、莰烯等,尚有辣味成分姜辣素,分解则变成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和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、姜萜酮的混合物〔9〕。姜酮是健胃,促进食欲和止呕、杀菌的有效成分,并有兴奋中枢、松驰骨骼肌作用,但在姜中含量很低。早于1917年,已由Nomura合成,国内报道的工艺收率可达94%〔10〕;另有报道,干姜的醚提物才是其抗缺氧的有效部分〔11〕。日本首次分离出的环氧烯二醇除有抗应激性溃疡作用外,还有抗乙酰胆碱、血清素和诱发高胆固醇血症作用〔12〕;干姜的水提物,浓缩后冷冻干燥,可制成脑功能改善剂〔8〕,药理作用研究也表明,生姜的提取液中不同成分对外周神经的作用呈现不同的药理效应〔13〕。由此看来,开发姜的产品,如果不与成分的分析研究紧密结合,势必造成产品开发的无的放矢,有效成分不确定,也将导致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先天不足,甚至失去生命之源,导致开发失败,造成资金、人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,产品也不可能有持续性发展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4 小结

    姜的抗氧化作用的研究,开拓了这味传统中药在临床上应用的新领域,也为姜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可行性依据;姜的资源丰富,目前还没有产品供应市场,又为姜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与开发空间。为使开发的产品可持续发展,笔者认为应该对姜的成分及其构效关系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,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基础,提高产品质量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1 张建新,李兰芳.生姜的药理作用.河北医药.1993,15(6):374~376

    2 王桥,曾昭晖,陈怡,等.生姜石油醚提取物对四种氧自由基体系抗氧化作用的研究.中国药学杂志.1997,32(6):343~346

    3 何丽娅,张雪飞,黄崇新.生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总抗氧化活性的影响.中药药理与临床.1996,12(5):36~37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4 闫慧英,张杰梅,乔晓君.姜和蒜抑制活性氧作用的研究.包头医学院学报.1997,13(1):10~12

    5 刘金玲,王卫东,郭景云.野生姜提取液抗氧化作用的探讨.河南中医.1996,(3):156

    6 郭平,许启辉,许善锦.姜法轻组分对FA引发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的抑制作用.中国中药杂志.1997,22(9):559~561

    7 李兆龙.国外对生姜的药用研究.中国药学杂志.1990,25(4):231~232

    8 含有姜根的脑功能改善剂.国外药讯.1996,(6):34

    9 江苏新医学院.中药大辞典(上册).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,1977.656

    10 李光华,林辉.生姜有效成分—姜酮的合成.浙江医科大学学报.1990,19(6):258~260

    11 张明发,沈雅琴,许青媛.干姜对缺氧和受寒小鼠的影响.中国中药杂志.1991,16(3):170~172

    12 从生姜中首次分离出具有显著抗胆固醇等作用的双萜类新成分.国外药讯.1995,(3):37

    13 姚秀娟,迟立群,姚国杰.干姜醇提物对豚鼠离体回肠收缩的影响.西北药学杂志.1994,9(1):27~29

    收稿日期:1999-03-16, http://www.100md.com